鐵板在路亞中被應(yīng)用的越來越多,應(yīng)該如何使用鐵板才能更好的上魚呢?
看到翹嘴在遠處炸水,面對大水面無從下手,看到障礙里有兩條羅非魚在秀恩愛,是否一籌莫展?
遠么,打不到。大水面,效率不高?小羅非魚還沒我餌大,這可怎么破?不用著急,萬能的鐵板助你解決一切。小至馬口、奶翹,大至米鳡、巨鯰,通通拿下,可謂殺氣十足。
鐵板類似于亮片,體小、重量合適,長條類似魚型。這使得鐵板的拋投性能穩(wěn)居一線寶座,常有大師用鐵板拋出過百米的情況,什么清杯更是常事。
這對于在遠處捕食的翹嘴來說,是一種巨大的威脅。其次,鐵板下落過程中的飄落比一般的亮片更加自然。
如同一條瀕死脫力的小魚,在地心引力下作無用的掙扎,加之兩側(cè)涂漆的高頻反光,更加吸引遠處的掠食者,相信它們一定不會放棄這嘴邊的美食。
鐵板在勻收的過程中會有魚型的擺動,幅度不如亮片夸張,卻跟貼近自然。鐵板的重心有靠近中部和尾部,這兩者各有優(yōu)劣,重心靠近中部,拋投性能略顯不足。
但是漂落更加自然,之字形的飄落如同一片落葉在風中飛舞。中心靠近尾部,拋投能力提升到了極致,長竿所向,無所不及,但是犧牲的是它的下落動作,比較死板。
比如羅非魚,小軍魚,小紅眼,甚至是馬口。所誘殺魚種之繁,無出其右者。
鐵板的路亞技巧總的來說比較簡單,可分為兩部分。其一是在鐵板落水后至到達目標水層直接的行程,可能會發(fā)生截口的情況。其二就是操控手法。
先看看第一點路亞技巧,下鐵板的落行程。在拋出鐵板后,不要馬上關(guān)上線杯,將竿稍指向水面,觀察走線的速度,另一只手隨時準備關(guān)杯,揚竿刺魚。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走線速度突然加速或者減慢,甚至能感覺到"噔"的一口,迅速揚竿刺魚。
記住,這里一定要揚竿,因為截口時線是虛的,魚鉤刺入的力量完全倚靠魚嘴的咬合,所以很可能鉤子刺入太薄或者太淺,需要揚竿補刺。
第二個路亞技巧就是收線手法問題了。最開始的路亞技巧就是勻收,點抽,快快慢慢,便可獲得不錯的咬口。但是鐵板不是還會飄落嗎?
我們可不能讓這個功效止步于拋投后下落這么一處。拋投鐵板到達目標水層后,揚竿跳躍,然后壓低竿稍讓鐵板自由飄落,略微收緊余線控制水層,再次揚竿跳躍,再次等待,重復(fù)以往。
這個路亞技巧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點,首先是上揚竿稍幅度可因自行習慣,但是建議用手腕發(fā)力,保持肩關(guān)節(jié)和肘關(guān)節(jié)不動。
其次是上揚結(jié)束后馬上壓低竿稍,讓余線變虛,以免影響飄落泳姿。最后是控制水層,在感覺余線快要緊繃時,快速收幾圈線,再進行下一次跳躍,不然鐵板的水層會越跳越深,很容易掛底。
這時鐵板會在魚身邊快速上竄,然后無力的飄落,往前掙扎一小段距離,繼續(xù)上竄。這對掠食者的刺激是極大的。在上竄或者下落過程中,很容易發(fā)生咬口。
情況同上,在上揚時的咬口,將竿子輕輕一帶便可牢牢刺魚 而在下落時的咬口,同樣需要刺魚。在窗口期,為了提高作釣效率,我們可以采取較為簡單的路亞技巧,勻收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如果在非窗口期,則推薦使用跳躍的路亞技巧,畢竟這種速率,動作的轉(zhuǎn)變才是反應(yīng)餌的精髓在非窗口期魚不開口時,對魚的刺激也是巨大的。
鐵板簡單的路亞技巧就是以上這些了。大家根據(jù)不同的對象魚可以運用不同的抽動速度與幅度,這里不再贅述了。
總之,鐵板還有好多好玩的技巧可供我們發(fā)掘。最后,祝各位天天大彎弓。